[阅读分析] 一般资料:某男,16岁,高一学生。自幼性格腼腆、胆小,不爱多说话,学习成绩一直很好。高中开始在外地借读,老家有个确定关系的女朋友。
案例介绍:春节回老家,去女朋友家单独见面,发生了接吻和拥抱的行为。回来后每晚都想着春节发生的事,躺下后睡不着,就想女朋友,产生了一些性幻想。觉得脑子里的这种想法不好,但是始终无法摆脱,每天晚上躺下后就不由自主地开始想男女之间的事。持续一个多月,学习成绩有所下降,跟女同学交往也不太自然。感到十分苦恼和焦虑,前来求助。
下面是一段咨询谈话:
心理咨询师:你说晚上想着女朋友,产生了性幻想和性冲动。
求助者:对。我觉得自己的内心深处已经产生了一种不好的现象。
心理咨询师:怎么不好?
求助者:就是我感觉着这种想法是不对的。
心理咨询师:你觉得这种性幻想是不对的。
求助者:是啊。
心理咨询师:不对在哪里呢?
求助者:每天想着这种事,对学习产生影响,心理上很有压力!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那种幻想,我想赶掉那种幻想,但怎么都摆脱不了,很痛苦,恨自己。
心理咨询师:就是说你会产生性幻想,你觉得是不对的。你希望把它从脑袋中赶出去,但是你做不到,是吗?
求助者:就是。
心理咨询师:那么你这次来咨询的目的是什么呢?
求助者:我想知道怎样去驱除我脑子里的这些幻想。
心理咨询师:你觉得其他男孩子在看到女孩子时会想些什么呢?
求助者:我又不是别人,我怎么知道呢,再说这是个人隐私啊,朋友之间都不会说的。
心理咨询师:其实青春期的男孩子大多都会有性幻想。产生性冲动和性幻想是很正常的。
求助者:可我总觉得这种想法是可耻和不道德的,是一种罪恶。
心理咨询师:你觉得性是可耻的,这种想法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呢?
求助者:(沉默3分钟)好像是四五岁刚能记事的时候,和邻居家的小女孩一起玩耍,相互扒开对方的裤子看,被我妈妈看到了。妈妈打了我一顿,说以后不许再干这种“流氓”的事。
心理咨询师:噢,原来是这样。四五岁的小孩还不懂事,对自己和小朋友的生殖器感到好奇,互相观看,这是幼儿中常见的行为,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性行为。你们当时想到结婚和性交了吗?
求助者:当然没有。不过,我总是担心别人知道我内心的想法,说我下流。
心理咨询师:想法和行为是不同的,很多人都有性幻想,只要没有做出道德规范所不允许的行为,这些想法就是可以接受的。
求助者:你这么一说,我感觉轻松多了。
第1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求助者的感知症状不包括( )。
A错觉
B妄想
C性幻想
D超价观念
第2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心理咨询师怀疑求助者可能存在的症状是( )。
A强迫性思维
B强制性思维
C思维被控制
D思维被洞悉
第3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求助者心理冲突的性质是( )。
A变形
B分形
C常形
D异形
第4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求助者心理冲突的特点不包括( )。
A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连
B与现实处境没有关联
C具有明显的道德色彩
D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
第5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求助者提出的咨询目标不符合( )要素。
A具体
B可行
C积极
D可评估
第6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求助者心理诊断可能是( )。
A神经症
B严重心理问题
C一般性心理问题
D神经症性心理问题
第7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本案例需做的鉴别诊断是( )。
A强迫性神经症
B焦虑性神经症
C抑郁性神经症
D恐怖性神经症
第8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对于求助者的性幻想,心理咨询师应该( )。
A仍然完整接纳求助者
B严厉批评他这种想法
C帮助消除他的罪恶感
D严密地保护他的隐私
第9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属于( )。
A心理不正常
B心理健康
C心理不健康
D心理正常
第10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是( )。
A有思维内容障碍
B有持续精神痛苦
C病程相对比较短
D社会功能损害重
第11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求助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( )。
A早期的负性记忆
B青春期生理发育
C和女友的性经历
D道德观念较淡薄
第12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制定咨询目标时,心理咨询师不应该( )。
A满足其所提要求
B分析解决其冲突
C帮助其接纳自我
D指导其改邪归正
第13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从求助者自述中应该关注的积极方面是( )。
A替他人着想
B意志力坚强
C有自我觉察
D道德感很强
第14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“我又不是别人,我怎么知道呢”这句话表明求助者可能产生了( )。
A正移情
B负移情
C反移情
D阻抗
第15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心理咨询师在这段对话中未采用的技术是( )。
A 解释
B释义
C指导
D引导
收藏
查看答案
参考答案
试题答案:
第 1小题:B
C
D
第 2小题:A
第 3小题:C
第 4小题:B
D
第 5小题:B
D
第 6小题:C
第 7小题:A
B
第 8小题:A
C
D
第 9小题:C
D
第 10小题:B
C
第 11小题:A
B
C
第 12小题:A
D
第 13小题:C
D
第 14小题:D
第 15小题:C
D
试题答案:
第 1小题:
BD是思维障碍。C是正常的心理活动。
第 2小题:
强迫性思维又称强迫观念,是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,反复地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。患者自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,甚至是荒谬的,并力图加以摆脱。但事实上常常是违背患者的意愿,想摆脱,又摆脱不了,患者为此而苦恼。BCD是精神分裂的症状。
第 3小题:
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之分。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: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,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;二是它有明显的道德性质。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相应的两个特点: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,二是它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。根据案例描述可知求助者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的。
第 4小题:
根据案例描述求助者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的,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: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,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;二是它有明显的道德性质。BD两项是变形的特点,因此答案为BD。
第 5小题:
求助者提出的咨询目标:“我想知道怎样去驱除我脑子里的这些幻想。”求助者的幻想是正常的心理活动,不需要祛除,因此,这个咨询目标是不可行、不能评估的。有效的咨询目标包括的要素有:①具体;②可行;③积极;④双方可接受;⑤属于心理学性质;⑥可以评估;⑦多层次统一。
第 6小题:
求助者的自知力完好,因此,排除精神障碍。求助者的心理冲突是常形的,因此,排除神经症。求助者的情绪行为没有泛化,因此属于一般性心理问题。
第 7小题:
求助者的症状是想要摆脱头脑中的性幻想,而又摆脱不了的精神痛苦,以及焦虑情绪。因此需要对求助者进行强迫性神经症和焦虑性神经症的鉴别诊断。
第 8小题:
心理咨询师所要做的不是消除他头脑中的性幻想,而是要改变他对性幻想的错误认知,消除他的罪恶感。因此,C项是正确的。A项符合心理咨询的尊重原则,D项符合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。B项违背了心理咨询的尊重原则。因此,答案为ACD。
第 9小题:
心理“正常”和心理“异常”,是标明和讨论“有精神障碍”或“没有精神障碍”等问题的一对范畴。心理正常就是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,或者说是不包含有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;心理异常是指有典型精神障碍(俗称“精神病”)症状的心理活动。“健康”和“不健康”,是另外一对范畴,是在“正常”范围内,用来讨论“正常心理”水平的高低和程度如何。本案例求助者没有典型精神障碍症状,但因为性幻想导致学习成绩有所下降,跟女同学交往也不太自然,影响了正常生活和学习,因此答案为CD。
第 10小题:
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,其特点是由现实因素激发,持续时间较短,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,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,情绪反应尚未泛化。
第 11小题:
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认为自己的性冲动是不道德的,求助者的问题不是因为道德感淡薄,甚至可以认为是道德感过强,因此,D项是错误的。
第 12小题:
心理咨询的目标不是满足求助者的要求。因为求助者并不是都能提供有效的咨询目标,甚至有些求助者所提的要求并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,比如要求咨询师帮助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等。心理咨询是帮助求助者自己成长的过程,指导其改邪归正是道德及法律的任务。
第 13小题:
从求助者的自述中,可以了解到求助者有很强的道德感,同时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很好的觉察。
第 14小题:
阻抗是人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。移情是指求助者将对父母或过去生活中重要的人物的情感、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的身上,并对咨询师做出相应反应的过程。将积极的情绪转移到咨询师身上时称为正移情,将消极的情绪转移到咨询师身上时称为负移情。反移情指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移情。求助者这句话只是表现出求助者对于咨询师提问的抵抗,而不是移情。
第 15小题:
解释即运用某一种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、情感和行为的原因、实质等。释义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淡、思想加以综合整理,再反馈给求助者。指导即咨询师直接地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、说某些话或以某种方式行动。“就是说你会产生性幻想,你觉得是不对的,你希望把它从脑袋中赶出去,但是你做不到,是吗?”属于释义。“噢,原来是这样。四五岁的小孩还不懂事,对自己和小朋友的生殖器感到好奇,互相观看,这是幼儿中常见的行为,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性行为。”属于解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