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阅读分析]
一般资料:吴某,男,25岁,大学文化,公司职员。自行步入咨询室,步态平稳,衣着适时得体,年貌相符。
自我陈述:自己与人交流困难、心烦、紧张三天。
三天前无明显诱因,我突然出现接听客户电话时第一句话“喂,您好。”说不出来,嘴巴张大但发不出声音的情况,要过十几秒种才能结结巴巴地说,其后说话逐渐流利起来:同时自觉胸闷、心慌,头皮发紧、出冷汗,放下电话仍觉心在扑通扑通地跳。我在与熟悉的同事和领导当面交谈和电话交流时没有这些表现。第一、二天,我只是觉得心里有点烦,并不是每个电话都结巴。我也知道接电话时不应让对方等很久才说话,我反复提醒自己拿起电话就要说“喂,您好”,今天上午症状加重,接所有客户的电话都讲不出第一句话,我心里觉得非常紧张,担心小时候的“结巴”又回来了。我越是紧张嘴巴里的话就越说不出来,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居然难倒了我;我也知道不该紧张,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,弄得我都怕接电话了。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某外企做销售员,因业绩突出一个月前被提拔为主管。我觉得工作压力一下大起来了,在与客户和领导交往时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,希望给对方一个好的印象。我想如果结巴,怎么能给客户留下好的印象,销售工作肯定做不好,公司一定会免去我的主管职位,并且开除我。那样的话没有一个公司会要我,我将再也找不到工作,我的前途就会被毁掉。越想越害怕,于是急忙请假来心理咨询。
平素体健,无重大躯体疾病。
独生子,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,性格稍内向、细心。无特殊不良嗜好。约5—6岁时,与同龄小朋友玩耍时曾经“学会”口吃,其后在父母的训斥、教育下慢慢纠正过来。
家中亲属无精神病、癫痫病史。
心理测验:SAS标准分53 SDS标准分56
咨询过程:
第一阶段咨询,了解情况,建立咨询关系,给以心理解释、安慰、支持、疏导、保证。
第二阶段咨询,解决求助者情绪问题及伴随的行为问题。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讨论其应对方式中不合理的一面,并给以必要的放松训练和适量的体育锻炼。
第三阶段咨询,纠正歪曲的认知方式,学会建设性的排解压力办法。
第1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求助者求医的关键点是( )。
A小时候有“口吃”
B升职后工作压力大
C怕接电话
D工作做不好
第2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( )。
A生物学原因
B社会性原因
C认知原因
D其他原因
第3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( )属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。
A胸闷、心慌
B出冷汗
C“口吃”
D头皮发紧
第4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反映求助者在“统一性原则”的障碍的表现是( )。
A无
B接电话讲不出第一句话
C担心不能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
D“口吃”后焦虑、紧张
第5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求助者符合“一致性原则”的表现是( )。
A无
B接电话讲不出第一句话
C担心不能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
D“口吃”后焦虑、紧张
第6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反映求助者“稳定性原则”障碍的表现是( )。
A无
B接电话讲不出第一句话
C担心不能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
D“口吃”后焦虑、紧张
第7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求助者认知方面无( )障碍。
A感知觉
B思维
C注意
D记忆
第8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求助者的表现不符合马斯洛心理健康标准的是( )。
A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
B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
C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
D能充分了解自己,并能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
第9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求助者意志活动症状表现为( )。
A“口吃”后怕接电话
B接电话讲不出一句话
C心慌、胸闷
D以上都不是
第10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从自知力的情况看,求助者最不可能属于( )。
A心理问题
B心理障碍
C重性精神病
D边缘状态
第11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针对求助者可选用( )测验。
ASAS、SDS
BMMPI
CWAIS
DSCL-90
第12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( )为不可靠资料。
A怕接电话
B接电话讲不出第一句话
C心慌、胸闷
D求助者说我会被开除。
第13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该案例还需要了解求助者躯体方面的( )。
A是否患肝炎
B饮食起居情况
C是否患心脏病
D是否同时服用药物
第14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对求助者初步诊断首先考虑( )。
A心理问题
B心理障碍
C边缘状态
D重性精神病
第15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当下一级心理咨询师与上一级心理咨询诊断意见不一致时,可以通过( )办法解决。
A沟通取得一致意见
B精神科专家会诊
C听高一级心理咨询师的
D请一级心理咨询师裁定
收藏
查看答案
参考答案
试题答案:
第 1小题:B
第 2小题:B
第 3小题:A
B
D
第 4小题:A
第 5小题:D
第 6小题:A
第 7小题:A
C
D
第 8小题:A
D
第 9小题:A
第 10小题:C
第 11小题:A
B
D
第 12小题:D
第 13小题:A
B
C
D
第 14小题:A
第 15小题:A
D
试题答案:
第 1小题:
根据案例描述,该求助者接电话发不出声音主要是因为升职后工作压力大,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,这是问题的关键点。
第 2小题:
根据案例描述,该求助者主要是在升职后工作压力增大。
第 3小题:
根据案例描述,求助者在接电话时自觉胸闷、心慌,头皮发紧、出冷汗,这些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。
第 4小题:
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,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实的规定性时便形成妄想。这些都是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,称为同一性(或统一性)标准。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统一,必然不能被人理解。根据案例描述,该求助者的思维并没有脱离现实,所以没有表现出“统一性原则”障碍。
第 5小题:
当求助者表现出口吃后,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,说明求助者的心理活动是有内在一致性的。
第 6小题:
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。这种个性特征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,个性的相对稳定性作为区分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。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,或者一个待人接物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冷淡,如果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如此改变的原因时,就可以说他的精神活动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。根据案例描述,该求助者不存在“稳定性原则”的障碍。
第 7小题:
根据案例描述,求助者主要是因为升职后工作压力大,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而出现问题,无感知觉、注意与记忆障碍。
第 8小题:
根据马斯洛心理健康十条标准,该求助者升职后工作压力大,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,担心自己出错,所以说话结巴,这表明他没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,没能充分了解自己并恰当评估自己的能力。
第 9小题:
根据案例描述,该求助者的意志活动症状表现为在多次口吃后,害怕接电话。
第 10小题:
根据诊断标准,患有重性精神病的求助者对自己的症状没有“自知力”,案例中求助者觉知到自己的心理问题,主动寻求心理咨询,所以不可能属于重性精神病。
第 11小题:
根据案例描述,可以选用抑郁和焦虑量表、自评量表以及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。
第 12小题:
根据案例描述,求助者只是担心自己表现不好,会影响工作,“公司一定会免去我的主管职位,并且开除我。那样的话没有一个公司会要我,我将再也找不到工作,我的前途就会被毁掉”,这是他自己的担忧,是不可靠的资料。
第 13小题:
根据案例描述,还需要了解求助者的饮食起居情况,是否患有心脏病、肝炎等躯体疾病以及是否同时服用药物,以对求助者有更好的了解。
第 14小题:
根据诊断原则,求助者的问题持续时间为3天,内容尚未泛化,且问题能找到相应的原因,人格无明显异常,所以可能属于一般心理问题。
第 15小题:
根据咨询原则,当下一级心理咨询师与上一级心理咨询诊断意见不一致时,可以通过沟通取得一致意见,或者请一级心理咨询师裁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