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阅读分析]一般资料:求助者,女性,24岁,未婚,本科学历,公司职员。
案例介绍:求助者在一家软件公司工作,经常感到不安,总害怕有不好的事情发生。和人相处时总先把别人往坏处想,觉得有备无患。无论在家里还是单位,一看见电脑就想玩游戏,赢了就觉得会有好事,输了就觉得会倒霉,经常玩得疲惫不堪,直到玩赢为止。自知在单位玩游戏影响不好,但就是控制不住。走在街上,会情不自禁地看汽车牌号,把牌号上的数字相加,如果是偶数就表示好事,奇数就表示坏事。常常一个人呆在家里反复思考这些问题,自己也觉得自己的命运和游戏、数字等应该无关,不应该相信这些东西,但总是控制不住。害怕领导批评,恨自己耽误了许多时间,为此非常苦恼。情绪低落,经常失眠。很想改变这种状况,故前来寻求帮助。
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:求助者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,家教很严格。求助者自幼懂事、听话,学习成绩良好。做人谨慎,性格内向,至今未谈恋爱。对求助者进行EPQ测验,结果T分:P40,E35,N65,L40;SDS测验结果总粗分63。
第1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该求助者出现的情绪症状包括( )。
A焦虑
B愤怒
C恐惧
D抑郁
第2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该求助者表现出的行为症状是( )。
A回避行为
B刻板行为
C怪异行为
D强迫行为
第3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该求助者EPQ测验结果的T分,属于( )。
A粗分
B标准分
C原始分
D量表分
第4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该求助者SDS得分表明其( )。
A未表现出抑郁
B出现轻度抑郁
C出现中度抑郁
D出现重度抑郁
第5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心理咨询师还应重点了解的资料是求助者的( )。
A婚恋情况
B个性特征
C病程长短
D个人爱好
第6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引发求助者情绪问题的最主要的认知因素是( )。
A玩游戏
B存在内心冲突
C很迷信
D不能控制行为
第7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该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特征是( )。
A绝对化要求
B追求完美
C过分概括化
D糟糕至极
第8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在商定咨询目标时可不考虑( )。
A具体
B简单
C量化
D可行
第9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该求助者提出不控制自己玩游戏时,心理咨询师应( )。
A不可同意
B需引导求助者放弃
C坚决反对
D尊重求助者的选择
第10小题、【多选题】多选:针对该求助者的合理情绪疗法的行为技术可以采用( )。
A社交训练
B系统脱敏
C自信训练
D放松训练
第11小题、【单选题】单选:针对该求助者的行为,可采用阳性强化法,阳性强化法属于( )。
A认知疗法
B现实疗法
C完形疗法
D行为疗法
收藏
查看答案
参考答案
试题答案:
第 1小题:A
C
D
第 2小题:D
第 3小题:B
D
第 4小题:D
第 5小题:C
第 6小题:B
第 7小题:D
第 8小题:B
第 9小题:D
第 10小题:B
D
第 11小题:D
试题答案:
第 1小题:
第 2小题:
强迫动作是一种违反本人意愿,反复出现的动作。患者清楚地知道,自己做这些动作完全没有必要,并努力设法摆脱,但徒劳无益,为此患者感到非常痛苦。本案例求助者强迫自己看汽车牌号,并进行相加,把自己的命运和游戏、数字相连,求助者知道不应该相信这些东西,但总是控制不住,符合强迫动作的症状特点。强迫动作是强迫行为的主要症状表现。
第 3小题:
第 4小题:
按照中国常模结果,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,其中53~62分为轻度抑郁,63~72分为中度抑郁,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。标准分=粗分×1.25=63×1.25≈78,因此该求助者SDS得分表明其出现重度抑郁。
第 5小题:
根据案例描述可知求助者未婚、性格内向;爱玩游戏和看车牌号码。但病程长短并未提及,因此答案为C。
第 6小题:
认知因素是指对事物的理解、概念的使用、推理的逻辑和自我认识。B、C两项属于认知因素,但求助者也觉得自己的命运和游戏、数字等应该无关,不应该相信这些东西,但总是控制不住,由此可以推断求助者的表现属于强迫行为,不属于迷信的范畴。
第 7小题:
糟糕至极是一种把事物的可能后果想象、推论到非常可怕、非常糟糕,甚至是灾难性结果的非理性信念。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,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。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,就好象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。根据案例描述可知答案为D。
第 8小题:
有效的咨询目标应该具有以下特征:①属于心理学范畴;②积极的;③具体或量化的;④可行的;⑤可以评估的;⑥双方接受的;⑦多层次统一的。
第 9小题:
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,接纳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;尊重也意味着接纳一个价值观和自己不同甚至差距很大的求助者,并与之平等交流。
第 10小题:
合理情绪疗法的行为技术具体包括自信训练、放松训练、问题解决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。前两种技术主要是为了提高求助者应付焦虑性情绪反应的能力;后两种则主要帮助求助者提高寻求问题解决的最“优”方法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的能力。合理情绪疗法中的行为技术还包括系统脱敏。本案例求助者并未有社交和自卑方面的心理问题,因此答案为BD。
第 11小题:
阳性强化法是建立、训练某种良好行为的治疗技术或矫正方法,也称为“正强化法”或“积极强化法”。通过及时奖励目标行为,忽视或淡化异常行为,促进目标行为的产生。阳性强化法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,属于行为疗法。